3大学生受微博感召 放弃高薪工作赴山区支教

2013年12月23日14:01  春城晚报

  他们放弃高薪工作来到山区,不要分文工资,全力创新教学,关爱贫困孩子……两个多月前,在一个求助微博的召唤下,谢文强、刘小帆、刘世阳等3名外省大学生离开城市或校园,来到地处边远贫寒山区的昭通彝良县荞山镇官房村蒿枝小学义务支教,为117个山里孩子照亮了人生的起点路。

  一条微博召唤

  他们毅然踏上支教路

  蒿枝小学现有学生117人,由于地处边远高寒山区,交通极其不便,分配到那里的教师大多留不下来,总是想方设法调走或辞职,学校教学备受影响。目睹此情此景,今年10月初,荞山镇中心学校校长潘修明通过微博,发出了“为蒿枝小学117名娃娃招募支教教师”的呼吁,立即得到广大志愿者的响应,很快有3位男大学生志愿者主动申请到蒿枝小学支教,并相继从省外赶到。

  他们分别是——

  谢文强,20岁,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他毅然放弃上海某金融公司市场总监的职位,于10月8日来到蒿枝小学。他说,要为山村孩子传递自己的爱。

  刘小帆,24岁,毕业于东南大学,在苏州设计院工作,当得知蒿枝小学急需教师后,他连夜乘火车,于10月11日到达蒿枝小学。他说,“在这里,我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要给孩子们最亮的光。”

  刘世阳,18岁,成都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看到微博后,他立即向学校提出休学申请并得到批准,10月11日他和刘小帆先后到达蒿枝小学。他说:“一见到这些淳朴的孩子,我就喜欢上他们了。”

  教学和生活兼顾

  给山里娃带来知识和温暖

  来到蒿枝小学后,3人克服各种困难,立即开始分班和分科任教,全身心投入到紧张忙碌的教学工作中。了解到同一班学生除了年龄跨度大(从6岁到13岁),学习基础差之后,3位老师一致决定为人数较多的学生“开小灶”,并逐户对学困生进行家访和学习辅导。就这样,很多个月黑风高的夜晚,3位老师往返在山路上,让家长们感动不已。

  教学中,3位老师十分重视体育课和学生们的课外锻炼。11月下旬,杭州联合银行给同学们送来了篮球、足球,但学校没有篮球架。对此,刘小帆找来一个箩筐挂在墙上,做成了一个简易的篮球架。学校没有体育课场地,刘小帆就组织学生到附近地势稍微平坦开阔一些的荒地里进行接力赛和爬山比赛。

  刘世阳把请朋友从彝良县城买来的橡皮泥,在美术课上让学生们用手捏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同学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展示出自己的作品。看到这些散发着乡土味却充满求知欲、想象力的作品后,刘世阳感慨:“其实,山村孩子并不缺少想象和智慧,缺少的只是更宽阔的视野。”

  蒿枝小学地处高寒山区,孩子们衣衫单薄,冷得直打哆嗦。见此,谢文强联系朋友募捐了近百件冬衣;刘小帆和刘世阳带着同学们通过爬山,增强抵抗力。在学校里辅导学生冷了,3位老师就到学生家里辅导,让学生能在回风炉上做作业,既暖和身体又提高学习效率。转眼间,他们的支教工作在艰难曲折中走过了两个多月。3位老师坦言,这段时间来和同学同事们在一起的日子过得非常充实和有意义。

  本报记者 申时勋 通讯员 龙娇 朱文星 摄影报道

  (原标题:一条求助微博感召3名省外学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巡视组在人民大学发现数个问题
  • 体育意甲国米1-0绝杀AC米兰 C罗破门皇马3-2
  • 娱乐李亚鹏回应质疑:没敛财 反捐赠240万
  • 财经农业部部长: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
  • 科技中移动4G版iPhone明年1月17日上市
  • 博客当叫停官员在职读博 2013年度日剧盘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广州一高校检出超10例艾滋病多为男同